中新網(wǎng)湖南新聞5月1日電 (彭云舒)4月30日晚,長沙音樂廳十周年慶典演出&譚盾家鄉(xiāng)音樂周——《跨越200年的對話—貝九·九歌》在長沙音樂廳上演。這場以“九”為紐帶的音樂史詩,不僅是對貝多芬《第九交響曲》的致敬,更將交響樂與中國楚辭美學作品《九歌》創(chuàng)造性融合,完成了一次東西方文明的精神共振。
音樂會由長沙市文化旅游廣電局、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主辦。湖南省演藝集團黨委委員、副總經(jīng)理王智擔任總策劃,長沙交響樂團終身榮譽藝術總監(jiān)譚盾執(zhí)棒,攜手樂團與歌唱家張立萍、劉倪汝、許洋、楊熠及長沙交響樂團歌劇中心合唱團、湖南師范大學天籟合唱團共同出演。
譚盾原創(chuàng)作品《合唱協(xié)奏曲:九歌》拉開音樂會的序幕,作品以楚辭《九歌》為靈感,通過“九、酒、久”三個樂章分別探討生命與宇宙、自然及永恒的命題。第一樂章《九》中,合唱團以人聲模擬遠古祭祀咒語,與打擊樂的泛音交織,再現(xiàn)巫儺祭祀的神秘與宇宙追問。第二樂章《酒》融入李白詩意的浪漫,隱喻自然野性與人文詩性的辯證共生。第三樂章《久》則借老子“天長地久”的哲思,通過合唱團與長沙交響樂團的磅礴和聲,傳遞對永恒與和平的祈愿。
下半場,貝多芬《d小調(diào)第九交響曲》的經(jīng)典旋律響徹音樂廳。在譚盾的指揮下,長沙交響樂團的演繹讓這部被譽為“人類精神豐碑”的作品光彩綻放。在第四樂章《歡樂頌》中,歌唱家張立萍、劉倪汝、許洋、楊熠擔任領唱,將“四海之內(nèi)皆兄弟”的普世理想推向高潮。當音樂結束,掌聲如潮水般涌起。
“這次《九歌》以幾乎前所未有的‘合唱協(xié)奏曲’形式出現(xiàn)在世界,讓古典音樂有了新的突破,也引起全球文化界對古老的湘楚文化的極大關注!弊T盾說。
據(jù)悉,《貝九·九歌》已在德國萊茵高音樂節(jié)、波恩貝多芬音樂節(jié)、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、漢堡易北愛樂音樂廳等世界級音樂節(jié)和場館巡演。德國《每日導報》評價其為:“時代的和平頌,東西方音樂史詩的巔峰對話!(完)